首页

优美之家美脚论坛

时间:2025-05-24 15:58:09 作者:武铁启动襄渝、京九、麻武铁路线集中修 浏览量:17118

  中新网桂平10月19日电 (记者 黄艳梅)稻渔重要文化遗产表演、稻渔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展销、稻渔特色产业推介、稻渔烹饪比赛……10月18日至19日,2024年首届稻渔文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六届广西稻渔丰收节活动在广西桂平市举办。

图为2024年首届稻渔文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六届广西稻渔丰收节开幕式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

  此次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贵港市人民政府、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集中展示广西稻渔产业发展成绩,探讨稻渔产业趋势,共谋产业发展未来。

  近年来,广西坚持把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为稳粮增收、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来抓,出台相关政策,在全区掀起了新一轮的稻渔种养发展热潮。全区稻渔规模已发展到120万亩,创新集成了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稻渔综合种养十大模式。

图为广西多民族稻渔重要文化遗产表演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

  其中,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季稻+再生稻+鱼”模式被中国农业农村部列为农业扶贫典型模式;贵港市充分利用气候地域优势发展稻田反季节养殖小龙虾,大力推广稻田平养、旱改水地块养、藕田养殖、冬闲田养殖等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累计建成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6万亩,带动全市6.29万户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作为广西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产品主产地,桂平市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富硒小龙虾和错季小龙虾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挖沟式、平养式、光伏+虾和旱改水田、冬闲田养殖等稻虾养殖模式,稻虾综合种养面积从2020年3000余亩发展至目前8.2万亩,位于全区前列。

图为广西多民族稻渔重要文化遗产表演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

  目前,桂平市稻虾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拓展发展市级小龙虾交易中心1个、小龙虾乡镇收购集散中心26个,形成小龙虾夜市一条街“浔州一桶”,建成广西首个小龙虾恒温育苗基地,种苗供应覆盖桂东及部分区外地区。全市现有稻虾经营主体324个,带动3300余户农户增收,稻田小龙虾年产量1.18万吨,实现产值8.16亿元,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新亮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称,稻渔产业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农耕文化,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品种改良、养殖技术、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稻虾、稻鱼、稻蟹、稻鳖等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有效提高稻渔产量和品质。(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近观枫桥|“漏斗壶”调解模式,助力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此外,该市拟增设“直系血亲”类其他指标。个人需将名下“浙A号牌”小客车转让登记至直系血亲名下的,转让方可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申领该类指标(小客车需在夫妻之间变更的无需申请指标,可直接办理),指标由受让方持有,所涉车辆完成转让登记后转让方不能取得更新指标。

多种非遗技艺亮相广西桂林 展现非遗魅力

在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初步形成较完备的汽车电子产业供应体系,全市整车与零部件产值比达1∶0.5,配套能力涵盖内燃动力、混合动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条体系。

中国男篮结束欧洲拉练 回国为世界杯进行最后备战

作为中国乒协2024年重点打造的国际民间交流赛事,本次赛事承载着通过乒乓球运动促进民心相通、加强人文交流的重要使命。中国乒协将通过举办此类国际民间交流赛事,将乒乓球运动技术和优秀的中华体育文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分享。(完)

外贸开门红折射中国经济韧性

“演讲当时在哈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与积极评价。”古丽娜尔对记者回忆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指明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方向和态度,也将发展和平与繁荣的愿景推向中亚乃至全球。”

福州“拗九节”台胞品“福粥” 粥香溢古巷

在听取与会工商界代表发言后,李强表示,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萨勒曼国王的战略引领下,中沙政治关系稳定、发展战略契合,双方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经贸合作保持着强劲势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国际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企业家们很关心下一片投资热土在哪里。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4亿多人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持续释放,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活跃,将催生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孕育出众多高成长性企业。这些将为包括沙特在内的各国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遇,欢迎更多沙特企业来华考察,更好分享中国的发展红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